
乐活新知|是否喜欢午睡,竟是基因决定
有些人白天打瞌睡,但有些人无论如何都睡不着。近日,由美国麻省总医院(MGH)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,对于白天小睡的人来说,他们的小睡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的调节。

MGH 团队与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和其他几家研究机构合作,确定了数十种控制白天小睡 易发基因区。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与睡眠时间、失眠和早起或“夜猫子”相关的基因。在这项新研究中,MGH 研究人员和合作者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数据,其中包括 452,633 人的遗传信息。所有参与者都被问及他们白天是否打盹,答案分为“从不/很少”、“有时”或“经常”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上述参与者的基因组中确定了 123 个与白天小睡相关的区域。此外,一些参与者还佩戴运动监测器,并提供白天久坐行为的数据作为小睡指标。
经过深入研究,研究小组发现了至少3种促进小睡的潜在机制:睡眠倾向机制,即有些人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睡眠;睡眠中断机制,即白天小睡有助于弥补夜间睡眠质量差的问题;早起机制,即早起的人可能会通过小睡来“补”睡眠。
“这告诉我们,白天小睡是由生理因素驱动的,而不仅仅是环境或行为选择。” MGH 基因组医学中心的 Dashti 说。一些促进午睡的机制与心脏代谢健康问题有关,例如腰围过大和血压升高。此外,一些与小睡相关的基因突变与称为食欲素的神经肽信号传导有关,它在醒来时起作用。
(蓝欣)
上一篇:养生新知 常喝咖啡降低死亡风险
下一篇:养生新知 看噪声如何消灭听力